ror平台_(ror官方网)_网站
咨询热线:400-066-2698
论文期刊
应力检测消除
蓝图绘就加油干
蓝图绘就加油干 时间: 2024-03-12 12:36:57 |   作者: ror平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未来5年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是,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为丰富;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稳步的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健全;城乡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我们来听听普通中国人和他们的家庭对未来5年有哪些期待?有哪些想要实现的小目标?

  我是一名基层农业科学技术工作者,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已有30年。这30年来,最开心的还是每一次到田间地头和农户面对面交流的时光,听取农户最切实的需求和反馈,及时分享科学种植的试验成果,从农药使用规范到施药器械选择再到病虫害防控,手把手教大家掌握技术并用到实践中。

  回首近10年的工作,我感触最深的是农户思想的转变。特别是这两年,我们联合各村委会以全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农村“五治”工作宣传为契机,深入村寨开展交流学习,增强农户对农业科技运用和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意识,明显感到,许多农户从原来的“要我改变”变为“我要改变”,每次下乡都有许多种植户主动找到技术干部沟通种植情况、交流科学种植体会,让我感到真正的“授人以渔”。

  去年,我响应贵阳市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创新人才工作模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行动和人才“强省会”行动的号召,加入到贵阳市黔霖专家工作站,这是一支由科研院校、农技推广部门、器械企业组成的工作组,主要进行的是绿色防控和农用机械及植保防控用具研发和推广。主要是在做好自身本职工作的同时,能用好闲暇时光,将所掌握的知识、经验运用到技术研究上,我感觉精神、生活都非常充实。

  习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对新征程上三农工作作出新部署,对于一名长期扎根基层的农业科技工作人员而言,我们有了工作方向、奋斗目标和根本遵循。未来5年,我希望我们的农业科学技术项目能推进顺利,有效架起对口部门、企业、农户三方沟通的桥梁,特别是在农业器械使用上实现“省药、省工、节水、环保”的目标,真正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为农业科学技术服务提质赋能,让家里人以及更多的市民吃得好、吃得安全、吃得有品质,为端牢中国饭碗提供科技支撑。

  10月16日上午,我和爸爸妈妈分别在各自的工作单位收看了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直播。聆听习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后,我们都心潮澎湃。

  在清华大学求学期间,学校就常鼓励我们要“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台、干大事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我因此立下深入基层、为人民服务的志向。毕业之后,我满怀干劲与热情,回到家乡天津,成为一名选调生,如今已在基层工作3个多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贤若渴,不拘一格,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这让我深感振奋。未来5年,我将努力成长为一名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在建功新时代的奋斗中贡献青春力量。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妈妈特别关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与教育相关的内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党的二十大报告回应了人民群众对教育事业发展的关切,也让我妈妈对接下来教书育人的工作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她希望尽己所能,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我爸妈还有一个小心愿。未来5年内,他们将陆续退休。日益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山清水秀的大美中国让他们对“远方”充满向往。

  爸妈计划在退休后开启新的旅程,尤其想去中西部走走。经过持续奋斗,中国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如今,一幅幅乡村振兴的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爸妈期盼着走出家门,去看看广袤的中国,近距离感受这片土地上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变,触摸新时代祖国发展的强劲脉搏。

  大学毕业后,出身农门的我在镇工商所上班。期间,经常有种植大户来所里办理营业执照。在和他们的沟通交流中,我了解到蔬菜种植的前景和国家的扶持政策,慢慢地也萌生了返乡创业种菜的念头。

  要种菜,首先要解决土地问题。我走东家串西家,一遍又一遍恳求乡亲们把地租给我。但和土地打了半辈子交道的老乡,看我是个女娃,都不放心把地交给我。一周下来,我只租到了5亩地。

  村党支部得知消息后,先召开村民大会向大家说明情况,又上门入户做工作让大家放心。我也向大伙承诺回报收益。经过努力,我最终流转了100多亩土地,正式挂牌成立了新寺永利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刚成立,我就到外地考察蔬菜市场,引进优良品种,又在基地里搭建起了钢架大棚,还购置了专业的旋耕机,引进了先进的水肥一体化浇灌系统。乘着东西协作的东风,我邀请到了福建、山东和市、县农技专家到合作社讲课,为群众开展农业新技术、肥水管理措施、病虫害预防等技术培训。

  有了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加持,合作社迎来了蔬菜大丰收!但一个人挣到钱不算啥,带动全村致富才是真正的完成梦想。如今,合作社已经吸纳了150多名留守妇女务工,人均年收入稳定在1万元以上。此外,我还向有意愿发展蔬菜种植的农户提供种子和肥料、技术和销售经营渠道,让大家种田不操心、收获有保障,让以往的“地里刨食”变成“地里掘金”。

  未来5年,我希望当老师的丈夫工作顺利、培养更多人才;一双女儿健康、茁壮成长;更希望趁着年轻加油实干,带领全村蔬菜产量、销售额双翻番。

  我现在工作的公司是泉州南安市霞美镇的一家公司,生产的制砖设备出口到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今年听说公司在招车间辅助工,我就赶紧来应聘。

  我在车间的岗位主要是负责将加工好的机械零件从上一个工序转运至下一个工序。别看这工作简单,里头也有不少学问。在转运前,我们应该根据机械加工流程的图纸来检查并辨别是哪一道工序的哪个零件,再把一箱箱零件用搬运推车运到下一工序的操作台,中间不能有一点儿差错。好在我车间工作经验比较丰富,加上同事的热心帮助,不到一个月,我就完全熟悉了工作流程,干起活来得心应手。

  工作顺心,待遇也让人舒心。来这里的一年,从年头到年底,公司订单就没断过,我们的收入也是节节高。我每天工作8小时,算上五险一金的保障,每月有近5000元收入,加班另算加班费,过年过节还有过节补贴。如果是技术工人,工资就更高了,每个月能有1万多元的收入。在公司上班,我还参加了工会组织的各种文体活动,每年工会还组织职工疗休养活动。有这么好的待遇,工友们都说舍不得退休嘞!

  作为一名从农村走出来、走进机械行业的一线工人,我感觉到很自豪而骄傲。国家政策慢慢的变好,给产业工人的福利保障慢慢的变多,我们生活的每个方面都奔了小康。如今,我的一儿一女都大学毕业了,女儿当了会计,儿子做了程序员,单位待遇都挺不错。未来5年,我们工人的待遇肯定会慢慢的好,我希望和丈夫都能在厂里继续顺利工作到退休,这几年再继续奋斗,帮孩子把房子和车子买了,奔向更幸福的生活!

  我家祖辈在农村一直以炒瓜子为生。小时候,父亲蹬着平板三轮车上集市卖瓜子。

  上世纪90年代初,赶上经商热潮,父亲离开农村来到保定摆摊创业。由于为人忠厚老实,斤两给得足、瓜子口味独特,附近居民都成了老顾客。

  后来,我们家在市区找到固定场所经营,以前的老顾客慕名而来,生意慢慢的变好,从自己动手,到开了加工厂,并一再扩建。如今厂子规模已达1000多平方米,经销商多达80余家。

  个体经营户,规模都不太,靠的就是口碑和回头客。父亲一再叮嘱,“诚信经营,不能坑人,只收好货、只做好货、只卖好货”。

  为保证原材料品质,每年秋季,我都会跑到新疆、内蒙古等地葵花产区收瓜子,有时为找到好原料,我甚至要跑十天半个月、奔波上千公里。

  与父辈不同,作为新一代炒货人,我和妻子在不停寻求转型。以前要么散装销售,要么是5斤、10斤一袋的大包装,时间久了容易变质。于是,我们买来包装设备,把大包装换成以克零售的专用密封包装,从简装到精装,迎合不一样的需求的消费者。

  2020年以来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冲击,店铺经营受一定的影响。我和家人决定转向电商发展,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经营模式。一家人分工明确,父母帮衬着我在线下精耕细作,妻子则负责店铺销售和线上业务。

  今年年初,我们在多家网络站点平台上开店。最近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与一个直播电商基地成功对接,开启直播带货模式。今年以来,瓜子销量已超过200吨,比去年同期增长30%以上,疫情下实现逆势飞扬。

  未来5年,一方面拓宽线上销售渠道,稳定线下实体商户,奔着连锁店发展;另一方面,更新生产设备,对生产线进行自动化改造。

  我今年73岁,对未来5年,我与老伴充满信心与期待,我们也设立了一个小目标——要一如既往地做好社区志愿工作,让社区居民朋友们享受到更多暖心服务,为打造和谐社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退休后,我加入到社区的志愿者队伍。作为南门社区“楼下书记”志愿服务队一员,日常工作便是接待来访居民、帮助群众调解矛盾纠纷以及参加各项社区志愿服务。

  回忆起来,近10年的志愿活动中,我参与了不少社区组织的民生服务——公益凉茶摊年年夏天都为居民送去清凉;社区卫生院免费为老年人提供体检服务;大家用积攒的2万多公益币换购矿泉水送给辖区环卫工人……在我的影响下,老伴也加入到老年食堂志愿服务队,每周在老年食堂帮忙,现在这里已有30多名志愿者,不仅菜品越来越丰富、用餐的老人也慢慢变得多。

  这些年,县里很看重民生工作,听说今年还要新建5个社区服务综合体,其中包含党员之家、居民会客厅、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老年食堂等,这让我跟老伴更加期待了。对老年人而言,就希望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我们期盼着社区服务综合体早日完工,在这里可以乐享幸福的老年生活。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协助社区开展各项民生服务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同样也收获了满足感、幸福感、归属感。记得刚开始参与志愿服务时,一些老街坊见到我会说:“黎书记,上班去啦。”那时的我还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如今再遇到大家,我会自信地打趣说:“对,上班去了!”担任了近10年的“楼下书记”,是一种习惯也是一份责任,更是一个不变的目标。志愿服务对我和家人而言,就像上班打卡一样早已成为日常生活一部分,我们将坚持下去。

  在未来,我也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能号召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其中,让志愿服务的接力棒一代代传下去,为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