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联科〔2024〕11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为更好地理解和执行《实施意见》,现解读如下:
党中央、国务院格外的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习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的重要部署。中试是把处在试制阶段的新产品转化到生产的全部过程的过渡性试验。制造业中试是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关键环节,是促进技术迭代、工艺改进和产品创新的重要方式,核心是使创新成果更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制造业中试持续推进,为科技成果产业化提供了重要支撑。2022年,17.56万家规上工业公司开展研究与试验活动,规上工业公司试验经费支出1.87万亿元,占全国试验经费支出的73.92%,一批自主创新技术和科研成果加快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然而,当前规上工业公司中仅有37.3%开展了研究与试验活动,仍有大量中小企业不够重视中试验证,尚未建设中试能力。已建立的制造业平台也不同程度存在职能定位散、服务水平低、发挥作用弱等问题,难以有效满足高水平发展的现实需求。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强调,针对性布局一批中试和应用验证平台。
因此,在分析对比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有制造业中试平台的好做法、好机制、好经验,工业与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制定了《实施意见》,旨在建设现代化中试能力,完善中试服务平台体系,加快中试软硬件产业高质量发展,优化中试发展生态,为加快实现新型工业化提供有力支撑。
习指出,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杠杆培育新动能。当今时代,世界经济正在向数字化转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慢慢的变成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突出特征。国际上拥有深厚工业底蕴和先进数字能力的企业,顺应数字化的经济发展的新趋势,纷纷运用中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模式,有效缩短研发周期、丰富试验项目、降低试验成本。
我国数字技术进入加速创新的爆发期。数字技术正加速向各行业各领域广泛渗透、深层次地融合,推动发展方式、产业模式、企业形态的深刻变革,有力支撑了产业体系优化升级。我国已建成全球顶级规模、技术领先的信息通信网络,算力总规模全球排名第二,工业公司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78.3%,在研发环节体现较强的数字化能力。中试是连接新产品研制和产业化应用之间的桥梁,推进中试数字化,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不仅仅可以加快企业试验数据共享、开放、应用步伐,释放数据中蕴藏的巨大价值,还有利于发展数字孪生、虚拟仿真实验等新模式,提升研发效率,实现无实物样机生产,为制造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网络化为中试发展提供更多动力源泉。随着5G、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加快交叉融合、迭代创新,网络连接正从人人互联、万物互联迈向泛在连接。中试环节集成了基础零部件、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软件等工业基础能力,涉及资金、设备、数据、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具备网络化协同的基础特征。当前,中国工业机器人、工业软件广泛普及,工业网络站点平台覆盖85%以上工业大类,企业利用业务上云来提升质量、效率和效益的作用初显,推进中试网络化,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各类资源要素的网络化泛在互联、服务化弹性供给、平台化高效分配,有利于提升研发创新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提高中试资源利用效率,推动中试云服务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
人工智能向工业各领域加速渗透应用。当前,人工智能等颠覆性前沿技术加速突破应用,围绕“数据+算力+算法”的技术集成创新持续加快,成为企业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动力。我国具有工业体系完整、产业规模庞大、数据场景丰富等综合优势,全国已建设近万家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创造了大量应用场景。推进中试智能化,推动机器视觉、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大模型在中试环节的应用,有利于通过全面感知、实时分析、科学决策和精准执行,实现自动化、高精度和跨场景的工业缺陷识别,优化工艺过程,提升试验效率,积累技术能力,形成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中试发展的独特优势。
中试是研发到生产的必由之路,通过中试能够及时有效地发现问题、改进方案、提升质量,大幅度提高成果产业化成功率。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公司开发新产品项目109.39万个,连续十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长率,产品推陈出新迫切地需要通过中试验证解决产品可不可产、好不好用等问题。《实施意见》提出了多种平台建设模式,也鼓励地方结合实际探索新的建设方式和运作机制。
一是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建设产业链中试平台。按照国际经验,龙头企业往往与其供应商围绕产品开展协同设计和试验。当前,随着需求向智能化、个性化、绿色化升级,制造业产品正朝着复杂化、精密化、智能化方向加快速度进行发展,面临愈发复杂的服役环境、趋于极端的运行工况,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具备丰富的资源和应用场景经验,能够把握产品整体功能性能和质量指标要求,也具备调动产业链上下游供应商实施改进的能力。《实施意见》提出,支持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提供应用场景和试验环境,搭建自主产品中试平台,带动产品研制设计和验证试验,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一同制定中试技术规则和标准,着力解决中试共性问题。
二是布局建设中试公共服务机构。中试平台建设需场地设施、软硬件、技术和人才等支撑,耗费巨大。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建设的中试平台开放性不足,中小企业往往建不起、用不上,需要寻求公共服务解决中试问题。国际上,已经涌现出一批场地设施完善,仪器设施先进、试验人员专业的公共服务机构和实验室,提供高水平、全链条公共服务。《实施意见》提出,建设综合性中试公共服务机构,提供跨行业、跨领域的高水平中试服务,满足企业多样化需求。建设专业化中试公共服务机构,完善特殊应用场景下的试验能力和极端环境试验能力,有效满足行业发展及特殊应用场景需求。
三是强化现有创新和服务平台中试功能。目前,国家相关部门、部分地方政府支持建设了一批技术创新类、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类创新平台基地,服务于研究和试验发展的机构728家,形成了良好的工作基础。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为进一步促进中试能力建设,《实施意见》提出强化现有创新和服务平台中试功能,加强技术研发转化,开放试验能力、试验场地和研究成果。为充分的发挥地方积极性和主动性,探索中试服务网络新机制,还提出支持产业集聚效应明显、中试基础能力扎实的地方,打造辐射范围大、转化能力强、发展机制好的中试中心。
成熟完善的产业生态是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实施意见》从多个角度提出健全完善产业生态的举措。
一是突破关键技术产品。加快关键技术攻关,重点突破极端复杂环境试验、可靠性仿真分析、数字孪生等中试关键技术和计量、标准、试验检测、分析评价等基础共性技术。突破软硬件产品,推动中试软硬件补短板、锻长板,解决堵点卡点断点问题,增加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
二是发展壮大市场主体。对标国际领先水平,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能力的仪器仪表、计量标准装置、试验检测设备、设计仿真软件等领域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慢慢地加强中试软硬件产品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促进优质自主产品在建设中试线过程中先行先试,提升中试线系统集成能力。
三是夯实发展基础能力。强化标准支撑引领,建立完整中试标准体系并发布一批关键标准。加强计量服务保障,建立一批中试发展急需的高准确度、高稳定性计量标准装置和计量标准物质库。打造专业人才队伍,培养懂产品、懂制造、懂试验、懂设备、懂安全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和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卓越工程师。
《实施意见》的落地见效,需要各地方、各部门、各相关的单位密切配合,发挥各自优势,互促互补、形成合力。
一是强化统筹协作。各地工业与信息化、发展改革等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协同配合,将各项任务明确分工、分解到位,调动各方面力量抓好落实。积极发挥企业、行业组织、专业机构等单位促进中试创新发展的主动性创造性。
二是加大支持力度。地方结合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扶持制造业中试发展政策,做好中试政策与科学技术创新、产业高质量发展、应急管理、生态环境等政策的衔接和协同。加强中试服务平台效能评估,强化评价结果应用,将评价结果作为政策支持、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
三是加强宣传引导。切实加大中试政策宣传贯彻力度,统筹用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营造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对引领带动作用凸显的中试平台、中试示范线、解决方案和典型案例等标杆示范,加大推介力度。
原标题:《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实施意见》解读声明:凡来源标明“智慧城市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明确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智慧城市网”的转载文章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智慧城市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一切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上一篇:深圳市绿色产业促进会关于《工业废气异常排放监控及自动采样技术方面的要求》和《生活垃圾中转站臭气分布式处理作业规程》两项团体标准立项的通知
智慧城市一周热点回顾|《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发布、2023年全国消防宣传月活动启动......
智慧城市一周热点回顾|前三季度我国信息通信行业运行向好、华为提供智能座舱服务......
交通领域动态速览|北京首个大型客车无人驾驶车辆获准路测、杭州四区全域开放智能网联测试应用
智慧城市要闻速览|李宁成立首个智能物流自动化仓、北京朝阳区旅游收入全市第一……
智慧城市要闻速览|国庆假期铁路日均流量约为春运两倍、民航旅客运输规模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