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华为AppCube全线产品全面升级,在低代码、零代码、数据看板三个方面,升级优化;11月13日,腾讯升级了云开发开发者工具“微搭”,目前已服务开发者数300万,新增小程序使用率70%;时间线日,阿里云云栖大会中,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钉钉总裁叶军着重介绍了钉钉上的低代码应用数已经突破500万,低代码开发者数量超越380万。
除了大厂亲自下场,低代码服务商也早已“站队”。目前,据企查查多个方面数据显示,轻流、即构科技、泛微成为腾讯云的重要合作伙伴;奥哲网络、简道云、氚云、行翼云等,已经和阿里钉钉深度绑定,华为则联手用友、金蝶等已经很成熟的厂商一起,共同开拓市场。
在光锥智能与势乘资本联合发布的《低代码/无代码如何打破“鸡肋”困境?|深度研报》中曾判断:在无/低代码企业之间的竞争背后,我们肯定能看到云计算大厂的影子。
过去两年,大把勇于探索商业模式的公司涌现。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2020-2021年中国低代码行业投融资火热,早期融资金额均为千万人民币级别,甚至维格表在一年之内,连续完成了三轮融资。
一方面,小公司找不到企业合作落地的应用场景、数据和应用程序的可移植性不佳等问题,勇于探索商业模式的公司开始寻求用户基数更大的平台合作;另一方面,云大厂纷纷下场,并通过投资整合的方式将企业纳入自己的生态范围。钉钉发布低代码开发聚合平台宜搭、腾讯在2021年初内部测试微搭、华为推出应用魔方AppCude、百度上线爱速搭、字节收购黑帕云后推出aPaaS平台昆仑。
无论是从获客还是增长的角度来看,与大平台合作,提供定制化程度高的服务,既能让勇于探索商业模式的公司获得更加多客户,也能快速为大平台搭建起生态圈。
据Gartner预测,到2025年全球低代码收入将达到29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超过20%;而仅低代码PaaS部分,预计也将扩大到143.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6.4%。到2025年,企业机构开发的新应用中有70%将使用低代码或无代码技术,而在2020年这一个数字不到25%。
面对迅速增加的市场,云大厂也加大了这个方向的投入力度,在云原生时代的背景下,企业数字化也进入了深水区,对低代码本身的价值探索也起步。那么,低代码究竟是不是现阶段企业数字化升级的“捷径”?当下云厂商下场又有哪些差异化的路径?
“业务人员不会用,开发者不想用”、“低代码只能解决零散的边角问题,解决不了数字化的根本”、“低代码只能解决中小企业的问题,大企业压根不需要”、“低代码是未来开发的趋势”、“低代码真正解决了业务和技术之间的隔阂,是历史性应用”……
近两年,围绕着低代码的争议不断,当我们向行业内不同的从业者提起低代码,往往得到的是完全两极分化的观点。
软件工程的增效,往往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让专业的人更高效地工作;另一种则是让普通人也能去参加了。第一种提升的是个体效率,第二种是通过提升组织规模来提升整体效率。
通过这两种思路,演进出了两条不同的路径:低码开发和低代码开发。看似一字之差,其实在使用对象和场景上却完全不同。
低码开发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其使用对象是开发者,目的是为帮助开发者省去“逻辑”中大量重复性的工作,如增、删、改、查、发送邮件等功能通过拖拉拽的方式完成,省去编程中枯燥的部分。事实上,C++、Java、DreamWork都属于低码开发工具。
而低代码则是近几年,将代码模块化封装之后,服务于业务场景,目的是在简单化的场景下快速响应业务需求、适应变化的局势,同时给业务人员更大的自由度,省去与研发人员的沟通时间,同时让应用更贴近场景。
前者的目的是发挥更强的创造性,而后者则在于发挥更强的易用性,二者功能完全不同,不可用彼此的标准做衡量。
解决了定义问题,就能解决围绕着低代码的几个核心“谜团”:低代码能解决人为引入的不必要的复杂性,但没有办法解决工程本身的复杂性,我们应当承认现阶段低代码存在的必要性,但同时也不必夸大它的使命感,低代码无法替代专业且核心的技术人员,更无法带来颠覆式的改变。
而现在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如何确立场景的属性,什么样的场景是易用性为先,什么样的场景专业性为主。Gartner曾经制定过一张全民开发者构建应用的范围及参考原则,将整个开发框架按颜色分为4个核心部分,其中绿色的安全区及黄色支持区,是低代码的射程范围。
在上图中,绿域范围内的应用,应用类型不复杂,对关键业务的影响程度低,可由全民开发者使用低代码/零代码平台做构建,如基础表单建立、调查问卷、打卡签到等场景,都处于绿色范围。颜色越深IT主导性越强,需要越强的专业性搭建底层架构,否则后期维护将会变得很麻烦。
低代码的发展史也遵循着这个轨迹。绿色是由业务完全自主的区域,正在从低代码向零代码逐步演变,将易用性发挥到最大;另一部分低代码公司则专攻黄域,试图用一套工具平衡业务部门的自主性和IT部门的专业性。
当下的低代码竞争,比拼的是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是技术能力,在绿域能不能够做到完全0门槛,让业务人员灵活运用,黄域如何平衡业务和技术,以及无限逼近红域;二是生态能力,有越多的场景就能反哺更多应用的产生,以此形成良性循环。
阿里是第一个下场做低代码的云厂商。为降低云的使用门槛,同时满足中型和大规模的公司的数字化需求,在2021年初,钉钉合并到阿里云后不久,就提出“低代码革命”的关键业务方向。同年5月,钉钉推出代码聚合平台钉钉搭。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钉钉总裁叶军在2022云栖大会上表示:让企业里真正懂业务的一线员工,通过拖拉拽的方式就能开发出丰富的业务系统,将手边的工作数字化。
可以看出,钉钉的低代码策略重点是面向基层,由业务场景驱动,倒推代码模块化,将基础、高频的场景抽离出来,供一线业务人员调配,降低使用门槛。根据钉钉本月上旬公布的数据,目前该平台有60%~70%的低代码应用由基层的业务人员完成。
在广东一家电池工厂风华新能源的一线个人(多是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在有限的预算下在钉钉上用氚云开发上线个微应用,搭建了从研发、生产到供应链以及销售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这中间还包括多个进销存、设备管理等多个核心业务系统。
风华新能源信息中心主任罗循对光锥智能讲道:“不追求炫技,追求实际解决业务痛点和业务问题”。比如,在生产的全部过程中一个关键环节是电解液装桶,不同电解液装不同的桶发往不同的供应链,一旦装错,从源头开始的失误影响重大。针对这个场景的痛点,罗循通过低代码搭建,在二维码中添加了不同电解液的信息,贴在桶上,工人对应工序的设备扫码匹配,如果扫错了,钉钉会提示更改。
而腾讯微搭则是诞生于服务微信小程序开发者生态,基因更重视借助腾讯To C生态优势帮企业渗透数字市场。
钉钉服务的是业务开发,而腾讯服务的则是开发者和服务商,帮他们快速完成企业定制化的需求。
路径的差异本质上是2B和2C的属性不同,2B产品更重视实用性,而2C产品则更重视体验。一位多平台服务商对光锥智能讲道:“2B业务很多都是同质化的,签到打卡产品的逻辑基本都差不多,重要的是持续地服务;而2C市场很卷,体验的优化无止境,变化也很快,就需要服务商能快速针对变化给出解决方案。”
这需要不停地交互和反馈形成的经验,这部分便是服务商的价值,一手掌握业务一手掌握技术,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同时进行不一样的行业的定制化交付。
但如果每个产品都定制,服务商则会被高成本拖垮。服务商六度人和曾吐槽:“人力成本高,每单定制接一单亏一单。”在这样的前提下,六度人和将自己的源代码和微搭进行了融合,在一套标准化的SaaS产品上,通过低代码和原子化做更多定制化的应用。
不过,这对于已发展了近5年的小程序开发市场来说,由于工具和服务商已经比较多,低代码的存在优势并不明显。一位微信生态服务商对光锥智能讲到:“知道微搭,但是不怎么用。我们有自己的模板,有赞、夺冠、微擎都有,针对客户的需求可以做二次开发,并不困难,不是非要用微搭。”
简单的来说,阿里和腾讯选择的是场景驱动的路径,无论是业务场景还是服务场景,而华为做为后来者,一方面在加强底层技术工具的建设,一方面也在通过扩大合作伙伴生态圈,想通过低代码的布局,希望加速深度到各个垂类场景。
华为一直以政企业务和硬件能力见长,IaaS层的高稳定、安全性支撑着aPaaS的性能,这让华为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其在PaaS层毕竟发力较晚,这是必须补足的能力。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一家公司使用独立的低代码平台、独立的数据可视化应用构建平台,那么应用产生的数据就会存在独立的数据库中,业务和IT部门数据不能流转,便会产生割裂,各自为战。
针对这样的一个问题,华为AppCube支持通过连接器将现网的历史应用、第三方系统、华为云服务等应用数据接入进来,串联下层应用。目前AppCube包含了低代码平台、零代码平台和数据打通后形成的DAMX业务大屏三个板块的能力。
华为负责AppCube的有关人员表示:“本质上,低代码平台的能力大差不差,但对于一些比较大的系统,如金融系统,要商用的话,完成功能开发才刚刚走完一半的路程,另一半是可靠性和稳定能力,以及后续的工程能力和使用体验,如低代码托管、流水线作业等,这些都需要投入巨大的工作量去进行研发。”
光锥智能了解到,目前AppCube也在向AICode的方向演进,AppCube拥有一站式AI开发调测服务,支持AI开发、调测、部署的全流程,通过推理加速,将性能提升40%以上。
回归到上述Gartner的参考标准,如果我们将低代码体系从应用到技术拉出一条坐标轴,那么阿里的战场在于发挥更强的易用性,让业务人员更快地响应企业需求;腾讯则针对变化的外部环境,通过服务商作为纽带,发挥低代码的价值;华为针对低代码本身存在的业务的难题进行底层功课。
上述路径不代表阿里只做易用性而不考虑安全性,事实上,钉钉也看到了底层数据连接的问题,但其做法是联合连接器服务商Dslink,将这部分开放给合作伙伴完成。重点不代表唯一,只是各家当下发展的阶段不一样,腾讯和华为也是如此。
钉钉将更多的底座能力开放给低代码厂商和服务商,通过钉钉的服务市场,客户和服务商进行双向选择,形成生态闭环。目前,光锥智能了解到,钉钉应用市场主要由钉钉宜搭、氚云、简道云、奥哲等服务商,将高频场景免费开放,给客户优先体验,提升应用活跃度,如表单、签到打卡、群应用等,同时公司能够通过宜搭等低代码平台打造自己的酷应用。
上述风华新能源案例,便是氚云携手钉钉共同打造。需要明确的是,PaaS平台比拼的一种原因是能力,另一方面是服务,服务的过程中,服务商的价值得以体现。
四川众友在钉钉平台通过简道云,让550名一线员工深度参与开发的过程中,满足一线需求、优化流程。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简道云做了两件事,一是用服务商经验优化业务搭建的应用,比如帮四川众友流程透明化。过去,审批流程不知道卡在谁的节点,审批流程透明化,可催促审批人,提升业务推进效率。二是业务数据化处理。通过低代码平台沉淀下的数据,简道云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整理后,形成数据模型,方便企业管理的人快速获知一线业务情况,并快速甄别业务痛点和优质项目。
和服务商共创,是钉钉的策略。而腾讯则是利用2C生态优势,帮客户的客户找到用户。
腾讯一直在提“工具箱”的定位,微搭也是一样。目前微搭提供一站式营业销售能力,如客户消息推送、微信客服、营销短信、一码多端等组件化能力,而这些能力,是基于C端需求衍生出来的,同时微搭已经对接了企业微信开放平台,提供快速应用发布、内部协同管理等能力。
一位微信生态服务商告诉光锥智能:“腾讯在C端的生态能力是很完善的,现在公众号、小程序、视频号、微信、企微多种工具之间都无缝打通,小到个人、大到企业都能在这个闭环里完成所有任务。我们的上游公司,几乎都开始换成企微了。”
当业务弹性越来越紧迫,工具的组合性和灵活性优势发挥的愈发明显。六度人和行业副总裁卓传洋透露了接入微搭后的数据:“目前已经有数十家企业选择EC的组合式PaaS来实现企业的数字化升级,公司能够随需随取,即开即用。”
而华为则是秉承了“强强联手”的模式,在华为2022全连接大会中,华为云CEO张平安着重提到了华为在低代码/零代码开发平台的投入,并基于华为低代码能力,成立了应用现代化产业联盟。与长安汽车、明源云等大企业和服务商一起共建产业联盟。
2022年3月,钉钉将与合作伙伴的分成比例从3:7,调整为1:9。“钉钉每收入1元钱,就给生态合作伙伴带去9元钱”。叶军进一步解释称,在钉钉开放平台上,软件销售佣金是15%,交付后会按照每个客户满意度,钉钉再返给合作伙伴约5%的返点。
这个分成比例在to B的生意中已经很高,可见,在低代码推广初期,合作伙伴依然是最重要的落地渠道。
2020年-2022上半年,关于低代码的前景还存在争议,但进入今年下半年,随着各大云厂商纷纷加大投入力度,低代码慢慢的变成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一个确定可用的工具,在中间扮演着无法替代的角色。
低代码不是万能的,但在复杂的落地场景,和SaaS的标准化之间,低代码还是最优解。
正如腾讯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认为,云计算已确定进入了云原生时代,不仅要实现资源云原生,还要实现开发云原生和应用云原生。开发云原生有三个显著特征:资源服务化、协同云端化和编程低码化。云上的一系列产品和工具,最终把开发者从复杂繁琐的编程、协同管理与服务运维中解放出来,人人都是开发者的愿景并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