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r平台_(ror官方网)_网站
咨询热线:400-066-2698
服务区域
ror平台-镜面与改性
机器人未来三大重点应用领域
机器人未来三大重点应用领域 时间: 2023-12-22 15:40:39 |   作者: ror平台

  王田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中国北京大区主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导,“十二五”重点专项专家组组长、863计划先进制造领域专家组组长。王田苗教授从本科、研究生、博士到毕业之后的从教生涯几乎都是在和机器人相关的具体领域打交道,北航也是一所学生创业氛围比较活跃的院校,因此,王教授对机器人学界、产业界的发展有很深刻而且鲜活的感受。本文中王老师主要分享了一下对未来机器人领域的几个判断。首先,从历史进程来看,机器人是一个长期的刚性需求;第二,未来机器人应用的重点领域,一是包括

  机器人是我们的祖国制造业发展的基石,它是属于技术装备。所谓技术装备就是我们所有的设备、所有的产品、所有的设备的设备是靠这些造的。我们世界上的人口有这么多,所有的物质,吃、穿、用、行,这么多东西我们都知道,那你想一想,制造这么多东西就需要机器人。

  制造业的发展有几个不可逆的趋势。第一个不可逆的事情,就是人的个性化、小批量、多品种的制造需求,这个就需要制造生产线的环境能够是柔性的,能适应这种变化。而适应这种变化就需要智能化的机器人或者智能化的工业机器人。

  劳动力短缺不可逆。劳动力短缺不可逆,不仅仅是因为出生少,老龄化加剧,而是人性有一个趋势,不太愿意干简单、重复、单一、繁重的工作,尤其是城镇化加快了,这个趋势更明显。

  劳动力成本的收入不可逆,就是收入增加不可逆。当机器人以10%的速度每年在下降,人员的工资以5%或者10%的速度在增加的时候,这两个到达一个平衡点,那肯定他就要采用这个自动化的装置。

  机器人能够在一些特殊的危险环境下作业。机器人能够替代人从事水下、开采、矿山、太空、(指了指办公楼外面的墙面)擦玻璃等等工作,我们称为特种环境,从各个角度考虑,也是一定会选择机器人的。

  所以我们说机器人是刚性需求,刚性需求有高、有低,比如说我们的祖国某一个经济周期高的时候,它可能需求量大;某一个经济周期低的时候,需求量就低,但是从长远来说是刚性的。

  为什么过去工业机器人率先进入到汽车和摩托车的生产?因为要求效率、要求质量,而且还得量大,这三个要具备,汽车是最合乎条件的。

  另外量大、面广的,慢慢从工业化的汽车的应用到了我们所说的智能硬件,我们又叫电子制造。这里面有两个大方向,像我们说的手机、家电,知道这一点,你就能理解为什么美的海尔、格力会对KUKA那么感兴趣。

  在工业趋势里面又出现了另外两个趋势,一个趋势就是围绕着电商、物流、围绕着上下料,这个也是非常大的趋势——你看亚马逊为什么收购物流公司KivaSystems。还有一个和农副产品相关的,加工肉、蛋、食品、面包、蛋糕,也是一个趋势。

  从历史上这四十年发展的过程来看,由于四大家族在技术上的积累和竞争,就造成了他们在这一个方面非常有优势,量大、面广。有时候有的人对我们的祖国工业机器人还是有点悲观,觉得很多核心技术不在我们这儿。我有时候经常给他们说,所有的事情不能从点上看,要从历史的长河来看。

  我们国家行业比较齐全,门类也比较多,有一些细分行业里西方国家不太愿意涉足或者没有能力涉足,因为他的工艺、咨询和售后很麻烦,所以在这样的一个问题上,给我们的祖国带来了机会。开始的时候,西方发达国家占据很高的市场市场,后来慢慢由98%落到了96%,现在已经落到了94%、92%了——这是最近中国机械联合会统计的,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我们的市场比例在增加。我觉得由于特殊的一些工艺、模块化,我们的祖国的工业机器人在电子制造、物流搬运、农副产品方面——可能要不了多久,两三年——半壁江山将会是中国的,因为中国有自己的市场、有自己的工艺,只要我们注重品质。

  在工业机器人上面,有几个门槛:第一个门槛是品质,包括解决方案有差距;第二个门槛是使用的方法,或者我们称为方便用户的、不需要编程的一种示教方法;第三个门槛是基础部件。这三个东西如果我们的祖国加强的话,工业机器人市场占有率会慢慢、慢慢起来的。零部件也需要一些时间,也不能说今年投明年就能产业化,国外平均也都在6年-8年的时间,国内很多零部件也一样。

  我想说的是,在这方面我们仍旧是要充满信心。回过头来看一看我们的工程基建、家电、通讯都不是这么走过来的?二十年前,我们买一个索尼的电视机、买一个国外的手机,包括国外的工程机械,都觉得不可高攀,可是现在回过头来,华为、小米、TCL、美的、海尔,已无问题了,这是需要一些时间的。

  特种机器人目前集中的领域,我觉得是医疗,因为医疗是刚性需求的,微创、精准,包括康复、远程都需要,这些医疗大健康里面需要管理模式,也需要检测设备,也需要自动化或者半自动化的机器人装备。

  先进汽车或者智能汽车、无人机,智能汽车这一块,我觉得首先可能还是在新能源和新材料上,第一步应该还是在先进的材料、新能源上,再才是无人驾驶,无人驾驶在特定的区域,比如说产业园、特定的工业园、特定的企业、特定的一些商业区,类似于公共服务的,这种区域可能会率先应用,因为这些场景下我们大家可以在一些范围内增加更多的传感器保证安全,同时它能够最终靠我们所说的服务模式来拉动——比如特定的环境下容易把商保拉进来,商保拉进来这个风险就会降低。

  无人机是一个发展趋势,目前来看军事上发展最快,民用上稍弱一些,这里面有监管原因。从步伐上来说,可能政策有很大的敏感性。

  这里的服务机器人包括我们说的银行客服系统、电话CallCenter,还有餐馆迎宾的,旅馆接待的,还有儿童教育、老人陪护都属于这一类。再一个是连接后台的云服务的机器人,我们叫云机器人,因为它要把内容放进去。这样的一个东西表面上看门槛是很低,做到后头,越做门槛就越高,越做越要看自己有没有无法替代性的。两个方面,一个是技术,一个是行业需求的渠道。进入到这样的领域,自己一定要不断的提升在技术上的竞争力和渠道上的竞争力,否则你站不住。

  第一个核心技术,可能还是在“创造需求”,机器与人的交互和环境的适应,从环境出发来进行一定的设计,这个特别很重要。第二,我的理解就是人工智能,我们广义的理解有传感器识别技术,有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还有我们所说的认知识别技术。第三,新材料或者是生物制造、生物材料,比如人工肌肉,比如说电子皮肤。这三件事情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还都对这一些行业属于有颠覆性的可能的。

  任何一个行业或者任何一个企业推动自己发展的过程中,有几个重要的指标,一个是我们大家都认为自己所能把握的渠道的需求,第二个,有无法替代的核心技术。这种技术,要不然在新材料上,要不然在人工智能上,要不然在大规模制造这一个方面。

  这里还需要解释一点,未来的发展中,交叉性越来越明显,比如说有一个小的机器人帮助你念每天的报纸或者雷锋网的内容,比如说帮助你了解你关心的股市,比如说了解日程安排,你会发现你这么看是机器人;看它交互的方式又是语音识别;它的内容又是在云上,又是在云服务的云机器人;再看它的实体,好像又是信息家电,它是交叉的。

  我理解我们所说的“科技浪潮”不是单一的,它以互联网、能源和新材料为牵引,再加上我们对认知技术的突破以后,使它在这个方面派生出很多,很多产业在变革、在提升,再形成新的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