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322所高校抢夺“机器人工程”专业生源,这些高校各有“卷”法,机器人行业热度不减
2022年全国高考已经落下帷幕,各个省市高考志愿填报时间表陆续出炉,报考专业成为许多朋友关注热门话题。
日前,中国教育在线高考大数据》,洞察今年高考动向,盘点十年高考变迁,并列出了十大热搜专业。
在十大热搜专业中,人工智能连续三年位列榜首,且为连续三年热度增幅最快专业,机器人工程专业也强势上榜。其他热度较高的专业分别为: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大数据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健康服务与管理、心理学。
可以发现,相较10年前的人文社科类专业热,5年前的计算机、电子商务专业热,中国人关注的重点专业进一步变迁,前沿技术型学科受到全社会更大追捧。可以说10年间,国内专业选择慢慢的开始越来越“务实”,越来越倾向于“技术型”。
我们以“机器人工程”专业为例,通过梳理高校专业建设情况与发展进度,可以初窥中国制造业升级转型大趋势下社会的快速变化。
就专业建设上来说,近年来机器人专业受到了非常多的关注,国内外许多高校开始开设相关专业争夺优质资源,例如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就在22fall尾声再次新增了4个春季入学的授课型硕士项目,以争抢更多优质生源,更早前例如麻省理工学院、卡内基·梅隆大学、斯坦福大学等高校则一直是国内机器人研究者的重点选择。
而在国内,机器人人才的争夺也很激烈,根据教育部《关于公布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2015年~2022年的7年时间里,全国共有322所高校成功备案“机器人工程”专业,高校“机器人工程”专业教育教学工作稳步推进。
从2015年1所高校成功备案“机器人工程”专业,东南大学作为第一个“尝鲜”的高校,在2015年打响了中国高校建设新兴专业的第一枪。到2016年迅速增长到25所高校成功备案;2017年60所高校;2018年101所高校;2019年全国61所高校;2020年全国53所高校;2021年全国21所高校成功备案“机器人工程”专业。
可以发现其中2015年是中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也能说是中国“机器人工程”专业起步的元年。在原先机器人相关科目的学习、研究并未形成独立体系,大多高校的相关科目一般归类在机械工程和电气工程专业中。
2015年,在政策面上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后,宣布部署全方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也开启了中国对于制造业的关注历程。
社会面上,则是开始有媒体关注到,在中国自动化升级的大潮下,机器人等关键装备大多采取进口,中国为数不多的机器人企业在自家门口被迫迎接着国际的挑战,带起了更多舆论关注。随后,中央与地方主要领导主席世界机器人大会、中国机器人峰会等中国机器人行业大型活动,机器人的关注度稳步逐步提升,各大高校开始将早期的机器人工程专业筹备活动。
在更早前,也已经有高校一直有着专业储备,这使得后续部分高校建设机器人工程专业后,快速争取到大量优质生源。
例如2002年起浙大就建设了机器人科教实践基地,并从2006年开始机器人课程教学体系建设,在2016年,浙大在竺可桢学院开设智能机器人交叉创新班,进行多学科交叉复合培养模式的拔尖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而哈工大作为国内最早从事机器人研究的高校之一,也早在1986年成立机器人研究所,建设有多个机器人技术联合实验室,在空间机器人、微纳机器人、医疗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仿生机器人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国际上占有主体地位。哈工大也曾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弧焊、点焊机器人,培养的机器人学术研究与专业方面技术人才遍布全国高校、院所和企业,是中国机器人技术人才培养的摇篮,被誉为“中国机器人的黄埔军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机器人工程专业建设则依托本校机器人研究所,研究所于1987年由张启先院士创建,集教学、科研、开发为一体,现任名誉所长王田苗,所长陈殿生,主要是做现代机构学及机器人技术方面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该研究所在现代机构学、机器人学及服务机器人方面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
在“机器人工程”作为一个正式专业正式步入各大高校舞台后,这些高校也成为机器人学科建设的主要探索者。高校AI与大数据创新联盟以及“软科”中国大学专业2022排名中,将当前高校“机器人工程”专业教育教学总体实力分为A、B、C、D四类,每类又分为三档,其中浙大、北航、哈工大、北理工排名居前。
“A类”高校还包括西北工业大学、北京大学、东北大学、重庆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湖南大学、山东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安徽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苏州大学等全国60所高校。
当然,学校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这些高校的机器人工程专业重点学什么,能够学到哪些东西?就业如何?都是社会颇为关注的问题。
从多所高校的探索方向来看,国内产学研结合以及国际交流是机器人专业学科建设的两大重点。
由于机器人重视的是AI和计算机、控制、数学、统计、物理学、生物学,甚至是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专业教育的交叉融合,往往在本科院校会着重构建复合专业培养的模式。
以浙江大学机器人工程专业为例,在最早的研究资料显示,其培养目标是面向机器人设计、研发与应用所涉及的关键技术与集成,学生主要学习掌握机器人方向的理论及专业相关知识,培养提升知识运用、创新设计、综合实践、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与知识创新等能力。专业主干课程有机器人导论、机器人学、机器人驱动与控制、机器视觉、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导论等。
而类似北京联合大学机器人学院,则尝试合作围绕机械创新设计、机器人技术及应用和智能制造等方向开发了综合实践训练课程。主要课程有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智能控制、工业自动化技术、数控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测试技术等等。
例如浙大办机器人工程专业强调三大优势特色。一是具有长期的教学积累,第二个特色是科研支撑教学,第三个特色是“以赛促学”培育学生创新能力。
例如北京科技大学除了“3+3”本科生全程导师制,还创新采取实施“本硕贯通”培养、科创班等形式,实现团队搭建,提高深造率和提升就业质量。
例如北京联合大学尝试围绕机器人有关技术,以“人工智能+专业”为导向,以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为指导,制定专业培养标准。通过全程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培养能够从事机器人设计、开发、应用和维护及管理工作的技术骨干。
又例如广东工业大学则与东莞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香港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所联合建立粤港机器人联合学院。每级在6个专业进行二次选拔招生,建立跨专业融合培养的机制,探索2+2培养学制。
就传统教育学生的方式而言,由于部分高校具备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教实践基地等天然优势,在机器人课程群和多层次的机器人教学实践平台上颇具优势,有力形成了教学-科研紧密融合,科研带动教学、教学促进科研的协同发展特色。
但后发中等或者职业高校也革新教学形式,通过以全国各类机器人比赛、新工科等新教学模式为牵引,引导学生组成2到5人的小团队,共同完成机器人设计及相关任务,教学实践中逐步深入系统模块设计、机械原理和结构、传感器原理等相关知识,让学生逐步掌握现代设计工具的使用和具备初步的团队协作意识,也让学生能快速与公司进行接轨。
综合而言,全国普通高校“机器人工程”专业教育教学总实力主要是依靠几个方面,例如高校自身的品牌影响力、高校机器人工程专业师资力量建设情况、高校机器人工程专业人才教育培训方案和目标、高校机器人工程课程教学体系建设情况、高校机器人工程专业教材开发与人员投入情况、高校机器人工程实验室建设与运作情况、高校机器人工程专业教学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高校机器人工程专业实习实训基地服务能力、高校机器人工程专业教师接受专业培训的人数与次数、高校主办承办机器人工程专业活动的次数及规格规模。
当前机器人行业发展迅速,产业规模不断的提高,2020年,中国机器人行业的人才需求有750万,缺口达到300万,按照工信部的发展规划,全国平均每年需要培养3万名以上的机器人应用人才,但由于部分高校的深造率达到40%,目前每年仅2万余毕业生。
但在市场上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配送机器人、医疗消杀机器人、无人机、手术机器人等不相同的领域都呈现出强大的市场需求,企业对于人才也相应有着较强需求,根据企查查数据,到2022年6月,大约51万家机器人相关企业,主要聚集在广东、江苏、山东、浙江。
这也导致机器人工程专业目前找工作较为简单,除了攻读研究生或自主创业,毕业后大多学生也可以在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工作,从事自动化成套装备中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系统的现场编程、调试、运行维护、故障诊断、人机界面编程、生产技术管理、工业机器人销售和售后服务等技术服务和管理工作。
部分高校面向智能装备、AI在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方面的需求,着重培育学生机器人控制、网络化过程控制的算法设计和软硬件模块开发能力,这类学生也有部分到相关的高新技术公司从事技术研发工作。
对于00后的一批学生来说,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学科无疑已经趋于完善,这些新学科逐渐跳出了传统的“知识灌输”模式,开始与国际接轨,让学生在探索与创新中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数学思维模式。
更重要的是,这些新专业相对而言更具有趣味性、实践性、创新性、前沿性、互动性等特点,也能更好地让学生在探求新知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它成为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获取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的巨大源泉。
但在专业难度上,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一般都是交叉学科,涉及数学、计算机科学、逻辑学、语言学等不相同的领域的知识,对于高校而言,更加迫切需为机器人技术搭建一个产、学、研融合的平台,提高教育层次,加深教育与产业的对接与转化,推进高等教育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真正落实以教育促进发展的目标。
上一篇: 经济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刊
下一篇: 机器人技术对自动化领域的影响